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湾区城市 > 珠海 > 最新动态

改革启新程 创新绘未来丨逐浪深蓝!珠海探路海洋经济综合改革

来源:珠海特区报 · 2025-02-18 11:09
小字号阅读量:6864
编者按:新春的南海之滨,改革号角激荡澎湃。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珠海的改革创新行动亮点纷呈,一个个改革创新先锋案例,彰显着勇闯改革深水区的铿锵足迹。即日起,本报推出“改革启新程 创新绘未来”系列报道,聚焦改革一线的破冰故事与创新智慧。期待更多改革“金点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金钥匙”,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注入澎湃动力。敬请垂注。

当“格盛1号”养殖平台在万山群岛海域投下第一网鱼苗,当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首飞成功,当“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驰骋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试验场……过去一年,珠海不断深化海洋领域改革,其中,由市海洋发展局牵头开展的一系列重点项目、改革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并成功入选珠海“改革创新先锋榜”。

“珠海云”智能无人母船。李建束摄

为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提升海洋经济能级量级,推进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我市正聚焦海洋科技、产业、生态、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发展综合改革。包括进一步探索科学高效用海用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资源、资本和科技等发展要素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海洋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实施一批关键性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争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做法,推动海洋领域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为助力海洋强省和海上新广东建设提供“珠海样本”。

“握指成拳”
下好服务企业“先手棋”

长期以来,海洋资源开发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珠海以机构改革为突破口,优化海洋经济管理体系。2024年4月20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正式挂牌成立,与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及新组建的市海洋发展集团形成“三海联动”格局,进一步强化了涉海工作的政策统筹与资源协调能力。

从“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成立以来,市海洋发展局不断强化用海要素保障,提升服务意识,聚焦涉海项目所需所盼,采取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压缩审批时间等方式方法,下好服务涉海企业与重点项目的“先手棋”。

一个细节彰显珠海服务涉海企业的“精细度”。高栏一、二海上风电项目是省重点建设项目,去年以来,市海洋发展局高质量服务项目建设,安排专人在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公示、评审及预审阶段实施全流程、精细化服务保障,抢抓时间节点,做到不浪费一天,各阶段无缝衔接。“收到预审意见申请后,当天就出具了项目用海预审意见!”专业高效的服务,让国华华发(珠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珠海粤风华发新能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印象深刻。

桂山大蜘洲海上牧场。李建束摄

改革不仅要做“加法”,更要做“乘法”,才能释放更多改革效能。优化养殖用海审批指引,推广“标准海”供应,让企业实现“拿海即开工”;探索海域使用立体分层设权、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简化无居民海岛使用报批流程,推动海岛旅游、科研等产业多元化发展……以资源要素为支撑,接下来,珠海将探索更多新模式、新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持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

构筑海洋产业新生态

聚焦“海洋新制造”,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集群与领军企业。在深远海先进装备研制应用、极地探测与作业装备研制应用、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信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珠海正加快推进香山海洋科技港产业集聚以及三一海洋重工产业园二期、烽火科技海洋通信系统产业园、海洋感知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同时,高栏装机量100万千瓦、投资140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也加速推进。在海洋装备制造领域,珠海还大力支持云洲智能无人船、中航通飞AG600等涉海明星产品做大做强,发挥领军企业和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市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

云洲智能无人船。钟凡摄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去年10月31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正式揭牌成立。“国字号”海洋综合试验场落户珠海,意味着将有更多海洋科技创新企业与机构在珠海开展测试实验,对于促进海洋技术研究成果应用输出,打造先进海洋技术落地转化新平台意义重大。

目前,首批启动的海上试验包括“南鲲”号兆瓦级波浪能发电平台、“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可潜无人艇等海洋装备,以及东福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东波一号”海上试验,进一步测试评估装备性能、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指标。

珠海举办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吴长赋摄

改革创新深度激活“蓝色引擎”,以打造大湾区海洋科创新高地为目标,珠海计划至2026年,规划建成一批海洋高科技孵化器和专业园,涉海专精特新企业60家以上,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集聚一批涉海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与海洋领域人才,涉海发明专利授权量超1000件。为进一步发挥在珠高校涉海学科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珠海还推动建立海洋科教共同体,并瞄准海洋牧场、海洋能源、海工装备等重点领域,探索“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破题”的“创新链+产业链”产学研精准合作对接机制,为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本文标签:海洋经济改革创新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最新动态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