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我国主要大城市经济呈现“北进南稳、工业强基、外需驱动、投资托底”的显著特征,北方超特大城市通过工业升级实现经济突围。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费领域呈现"东冷西热"分化格局,往年消费的“主力军”东部主要大城市普遍跑输全国平均。
上海北京经济规模扩大,北方城市增速较快
上海、北京和深圳经济规模继续领跑全国。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及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上海和北京经济规模分别从去年一季度的11098.46亿元和10581.4亿元,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2735.06亿元和12159.90亿元,经济规模持续扩大,领跑全国城市榜单。
深圳稳居全国第三,重庆和广州经济增速放缓。一季度,深圳、重庆和广州经济规模分别为8950.49、7574.79和7532.51亿元,位列全国城市GDP第三至第五名。其中,深圳GDP总量增量均稳居全国第三,第一季度GDP增量达635.51亿元,增速为5.2%。重庆和广州的GDP的增量增速有所放缓,被深圳拉开差距,增速分别为4.3%和3%,比去年同期分别放缓了1.9和0.6个百分比,一季度GDP增量分别为342.76亿元和371.37亿元。
北方超特大城市增速跑赢全国平均。一季度,重点观察城市中,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5.4%的有成都、青岛、天津和北京。北方超特大城市GDP增速较快,青岛、天津和北京的GDP增速分别达5.9%、5.8%和5.5%。一季度,青岛和天津的GDP增量达327.80亿元和304.22亿元,超过了体量更大的武汉的227.25亿元。即使对比两个超大城市重庆和广州的增量也差距不大,表明了第一季度北方超特大城市较快的发展势头,展现出较强的经济潜力。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新质生产力持续为工业赋能
京津青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拉动京津青GDP领跑北方。一季度,九大重点观察城市中,青岛、北京和天津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跑赢了其GDP增速,分别达8.7%、6.8%和5.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汽车制造业增速显著。高技术规上工业的快速发展助力京津青GDP跑赢全国平均,领跑北方,为北方经济的振兴带来新机遇。
汽车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速。一季度,北京、青岛和成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8%、24.3%和22.7%。天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电子计算机整机92.95万台,同比增长93.7%。从汽车制造业看,一季度,深圳、成都、天津、北京和青岛的增速分别达56.3%、25.4%、22.9%、17.2%和10.3%。天津生产汽车18.96万辆,同比增长27.5%。重庆摩托车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4%,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8.71万辆、同比增长13.3%。一季度,九大重点观察城市中有深圳、上海、重庆、武汉和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均跑输全国平均的6.5%,分别为4.2%、3.7%、3.6%、3.5%和0%。
我国主要城市门户作用不断突出,出口增速普遍较快
广州、武汉、成都、上海和重庆出口均达到两位数增长。一季度,九大重点观察城市出口增速普遍较快,城市的门户作用不断凸显。广州、武汉、成都、上海和重庆出口均达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高达30.6%、23.3%、12.9%、12.6%和12%,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的6.9%。九大重点观察城市中,青岛出口增速6.9%与全国平均持平,仅深圳、天津和北京跑输全国平均,一季度出口增速分别为-8.7%、-0.6%和2.2%。其中,深圳和天津受去年同期出口大幅增长28.2%和13.5%的高基数影响,今年增速有所回落。
中西部城市园区出口持续加速。中西部城市出口增速普遍较快,园区作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能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出口量持续加码。一季度,占成都总出口超过七成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出口增速高达36.1%,大幅提升成都全市出口增速。占武汉总出口五成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实现出口增速高达26.2%。重庆两江新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增速分别高达17.3%、106.2%、106.2%、76.6%和53.3%。其中,两江新区出口总额占重庆全市超四成。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长稳健,第二产业及工业投资持续加快
北京固投领跑九大城市,天津、成都和上海增速较快。一季度,北京、天津、成都、上海、武汉和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跑赢全国平均的4.2%,分别达24%、8.7%、8.1%、6.5%、5%和4.3%,总体增长平稳。仅重庆、广州和深圳固定资产投资跑输全国平均,增速分别为3.5%、2.2%和-2.1%。
第二产业及工业投资增速较快。一季度,成都、青岛、北京、和上海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分别高达92.4%、41.7%、32.5%和22.3%,显著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GDP增速。从工业投资看,成都、青岛、广州、武汉、重庆和深圳分别为93.0%、42%、20.6%、11.4%、7.2%和1.4%,均跑赢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向好。北京、武汉、重庆、深圳和上海增速分别为22.3%、11.4%、10%、5.3%和0.2%。房地产投资普遍负增长。广州、深圳、武汉、北京和成都分别下降了10.8%、5.3%、5.2%、5.0%和3.4%。九大重点观察城市中,仅上海房地产投资出现显著回暖,投资增长5.1%。
中西部主要城市消费快速增长,东部主要大城市消费增速较缓
一季度,九大重点观察城市中西部城市消费增速较快,东部城市消费增速普遍低于全国平均。东部两大消费强市上海和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负增长,分别为-1.1%和-3.3%,比去年同期低了1和3.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低了5.7和7.9个百分点。其余重点观察的东部城市,天津、青岛、深圳和广州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有所放缓,增速分别为-2.3%、2.2%、3.1%和3.5%,不仅均跑输全国平均的4.6%,也普遍低于去年同期,分别比去年同期低了4.1、4.8、1.2和0个百分点。中西部主要城市则保持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一季度,武汉、成都和重庆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6.2%、6%和3.7%,增速领跑九大重点观察城市。
总体来看,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较好。主要城市门户作用突出,出口增速普遍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长稳健,第二产业及工业投资持续加快。但消费方面,传统消费大市增速放缓,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下一步,在核心城市提振消费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超特大城市需跳出传统路径依赖,以 “政策精准滴灌 + 产业消费联动 + 场景创新” 为抓手,向政策创新、产业升级与民生保障等多维度发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端政策协同破局。以新技术、新场景、新政策推动消费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进而推动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跃迁。重塑消费增长引擎,助力全国经济向 “更高质量、更均衡” 的发展阶段迈进。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 郑天骋博士)
转自:综合开发研究院
编辑:余芳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