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数据保护:别总靠事后“打补丁”
智能汽车数据隐私泄露问题近日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一位智能汽车车主发现,他的汽车AI能轻松掌握自己近一个月的全部出行信息。联系到近期几起数据泄露事件,公众对于智能汽车用户数据信息“裸奔”的担忧再起。
为强化智能汽车数据隐私保护,近年来,有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无论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列出相关规定,还是出台《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都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不过,随着当前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问题一直层出不穷:一些车企用户的敏感信息被频频暴露于公众视野,车内隐私视频被随意泄露等事件,更是时有发生。
智能科技跑得快,监管脚步不能慢。智能汽车数据隐私泄露,别总是出了事再立规,让广大车主信息一次次在监管盲区下被“裸奔”。
隐私数据保护,不能总靠事后“打补丁”。相关部门要正视消费者对数据隐私保护的迫切需求,加强前瞻性、预判性监管,加快推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列出“禁区”详情,进一步明确违法处罚措施。
车企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应用的规模越大、范围越广,就越要有严格的边界约束和对等的风险防范机制。要提前明确信息监管红线,对智能驾驶数据的使用做到有规可循,并根据技术发展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对技术服务商行为的规范引导。
同时,对一些车企恶意搜集信息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实施重拳打击。
大数据时代,消费者隐私数据保护应被视为“头等大事”。汽车智能化是发展趋势,但不应以泄露车主隐私为代价。只有系好数据隐私的“安全带”,更加重视保护公众合法权益,智能汽车行业才能行稳致远,科技才能更好造福人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助力构建透明商业生态,天眼查大数据深度守护消费者权益
央视315晚会刚刚落幕,而晚会中曝光的“维修刺客虚高收费”“电子签高利贷陷阱”“...标签:商业2星期前阅读:1.26万大数据赋能,10天量产!莞企合力破解“一‘吒’难求”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其周边产品持续热销。近日,由东莞日报全媒体独家原创的...1个月前阅读:9.15万尊重患者隐私是医护人员职业操守的必修课
近日,有女性患者投诉,在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上半身裸露做彩超检查时,突然有一名...3个月前阅读:6401大数据“杀熟”:别让算法偏向寒了心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正在开展,明确要求重点整治利用算法...标签:算法3个月前阅读:16.80万重点项目重点监督,推动广州南沙形成完整期货产业链
为把南沙期货金融大数据产业园(横沥)打造为优质期货金融大数据产业空间,羊城晚报全...4个月前阅读:1.69万以大数据赋能欠薪智慧治理!珠海人社部门建立“1+1”智慧平台
记者获悉,去年以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针对劳动用工全过程精细化监管难点堵...6个月前阅读: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