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湾区城市
  • 低空经济
  • 湾区财经
  • 湾区之声
  • 粤政通
  • 湾区融媒
  • 研究报告
  • 行业展会
  • 湾区星图
  • 品牌工程
  • 首页 > 湾区财经 > 正文

    广东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发布

    2025-02-08 09:57南方日报申请入驻>
    分享至

      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可申办《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跨境交通卡实现湾区公共交通一卡通行、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实施……1月2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对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进行推介。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第三批16个典型案例涵盖了要素跨境流动类3个、民生融合类3个、营商环境类5个、重大平台建设类5个。与前两批典型案例相比,第三批案例延续了创新价值高、示范效果好等特点。

      第三批案例领域更广、力度更大、层次更深

      发布会上,朱伟表示,第三批案例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领域更广。第三批案例进一步拓展了规则衔接的领域,在生态环境、文体交流、产业协同等一些新领域,加快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例如,省生态环境厅推动企业一次核查即可同时获得广东碳标签和香港碳标签两张证书,实现粤港产品碳标签互认。省体育局推动粤港澳联合举办2024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串联粤、港、澳三地,积极探索“一赛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制度创新。

      二是力度更大。“第三批案例在一些此前已经初步开展规则衔接的领域,实现了进一步优化完善,规则衔接力度不断加大。”朱伟举例称,省公安厅推动为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签发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扩大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签发群体,助力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三是层次更深。第三批案例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全链条、全方位、全流程的集成式衔接,规则衔接深度进一步提升。例如,河套在科研项目选题阶段实施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组织阶段实施政企联动制,管理阶段实施项目经理制,评审阶段实施同行评议制,全流程建立衔接香港接轨国际的科研管理体制。

      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在备受关注的就业、教育等民生领域,第三批案例也进一步回应了民众关切。

      “近年来,广州聚焦破解境外人才跨境执业难的问题,从资格考试、职称评价、资格认可入手,支持境外专业人才在穗便利执业。”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陈旭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广州鼓励境外人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突破港澳人才申报职称的技术壁垒、拓宽境外人才便利执业领域。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已吸引聚集近900名境外人才,在司法、规划、建筑、卫生、教育等领域执业。

      在横琴,这里以“澳门新街坊”为载体,通过规则机制集成衔接,探索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全方位趋同澳门,建设澳门居民的新家园。发布会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表示,琴澳两地政府部门还通力合作,全力推进澳门在合作区设置政务服务终端、政务服务中心。

      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发布《港澳居民购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房产结算支付便利化业务指引》,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辖内银行累计为港澳居民办理2094笔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支付业务,资金折合人民币23.31亿元。

      在跨境交通卡实现湾区公共交通一卡通行案例中,这一交通卡采用兼容港币或澳门币钱包与人民币钱包的芯片技术,实现粤港(岭南通与八达通)、粤澳(岭南通与澳门通)的公共交通支付互联互通,目前已适用于超300个城市,便利港澳居民北上后的公共交通出行。

      【典型案例】

      ●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可申办《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大湾区商事调解规则机制实现“三统一、一保障”

      ●粤港产品碳标签实现互认

      ●跨境交通卡实现湾区公共交通一卡通行

      ●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实现“一赛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

      ●粤港澳共建中药标准共促产业发展

      ●破解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结算支付难题

      ●货物跨境实现“一锁三地通”

      ●广州构建境外人才“考、评、认”全链条政策体系

      ●深圳推进深港非公约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协同结果互认

      ●惠州创新推动与香港实现组装合成建筑产品标准互认

      ●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实施

      ●“澳门新街坊”实现公共服务趋同澳门

      ●前海创新拓宽港澳专业人士参与区域治理渠道

      ●南沙携手港澳共建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河套加快建立衔接香港科研管理机制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