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湾区资讯

广东发文要求探索课间15分钟制度 严禁拖堂限制课间活动

来源:南方日报 · 2025-02-08 09:43
小字号阅读量:7288

  不久前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2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下称《通知》),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将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落实。其中,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校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粤东西北地区于2025年秋季学期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不少于50%,2026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要探索课间15分钟制度,严禁“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时间,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自由。

  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自由

  《通知》指出,广东各地要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那么,增加的体育活动时间从何而来?

  《通知》明确,各地各校可根据季节及学校实际情况,利用晨练或下午课后每天组织10—15分钟体育活动,探索实施上午、下午各开展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

  同时,丰富课间“微运动”内容和形式,探索课间15分钟制度,严禁“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时间,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自由。同时综合统筹好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早午锻炼等时间安排,多途径确保每天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

  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如何安排?《通知》明确,中小学校一方面要切实压减超标超量文化学科课时,增加的体育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统筹安排,把每天1节体育课编入课表。

  另一方面,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优化课时安排。同时,设置特色活动课程,通过走班选课等形式优化体育课程编排,体育活动课可根据内容合班或以年级为单位集体进行。

  支持学校体育场地假期向学生开放

  保障体育运动时间,离不开运动场地和体育师资的支持。

  《通知》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及改扩建工作,督促各校完善体育设施设备,确保生均体育活动面积符合要求。鼓励学校增设数字化、智能化活动区域。

  同时,充分利用天台、走廊、楼道、架空层、墙壁、地面等校内空间,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微运动场”。

  另外,也要盘活社会场地,充分利用校园周边公园绿地、周边高校、公共体育场馆资源,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支持学校体育场地假期开放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在配齐配强体育师资方面,《通知》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资源。可以采取公开招聘、县(区)管校聘、本校教师转岗、辖区内“走教”、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及优秀退伍军人、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等方式,确保体育教师、教练员配备满足教学要求。

  与此同时,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组织教学能力,鼓励非体育类学科教师培训后从事体育活动组织工作,并鼓励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校实习支教、助教助训。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湾区资讯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