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香港特首《施政报告》7次提及,河套如何乘势而上?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4年《施政报告》,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这份主题为“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的报告中,“河套”被高频提及、重点着墨。
《施政报告》称,香港特区政府正与国家有关部委探讨试行方便港深两地园区人员、物资和资金便捷过境等创新便利措施,拟将河套香港园区发展成世界级产学研平台和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并透露年内将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
这些动向与举措,对于一河之隔的河套深圳园区来说有何利好影响?如何乘势而上抓住发展机遇?深圳如何携手香港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
港府《施政报告》高频提“河套”
两地园区创新要素跨境流通将更便利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处深圳河两侧,包括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和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却有着“深港合作”和“科技创新”两个鲜明的特色。
笔者注意到,“河套”在《施政报告》中被7次高频提及,显示出香港方面对于河套平台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谋划。“港府依托‘一国两制’优势和‘一河两岸’地利,将发展河套香港园区成为世界级产学研平台,建设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营造全球创科资源汇聚点,及开辟制度与政策创新试验田。”李家超说。
目前,香港园区由西至东分两期发展。现正提速、提量,拟把第一期总楼面面积倍增至100万平方米,首三座大楼将在年底起陆续落成。首批来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园区支柱产业的租户将于明年开始进驻,其余五座大楼未来五年将全部落成。
对于外界关注的创新资源要素跨境流通问题,李家超透露,已成立由行政长官主持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将带领政府制订香港园区发展的整体策略、计划和布局部署。今年内就会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出促进港深两地园区间人员、物资、资金和数据流通的创新政策,把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施政报告》还表示,将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索“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和“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打通数据、样本、药械跨境应用,加速医疗创新产业发展。
“我们正与国家有关部委探讨试行创新的便利措施,例如:港深两地园区特定人员便捷过境;利用无人低空运输,方便物资跨境流动;便利落户香港园区的内地企业跨境调拨资金等。”李家超说。
另值得一提的是,李家超此次还指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逐渐进入收成期。未来五年,实施“一地两检”的新皇岗口岸大楼亦会落成。
就在上周,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出席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时透露,力争2025年底基本完成皇岗口岸联检大楼建设。该大楼总占地面积8.75万平方米,竣工使用后将采用“一地两检”,并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通关时间将由原来的20分钟缩至5分钟,并与深圳地铁7号线及香港地铁北环支线等5条轨道线路相连。
港科创机构企业接连落户
深圳园区深港协同机制初步建成
科技创新是目前深港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河套深圳园区承担着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的重要使命。特别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河套深圳园区规划》)发布后,河套的深港合作更是被按下“快进键”,科研相关的人员、货物、资金、数据跨境流动加速,制约科创协同的一些障碍被扫清。
比如,“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香港居民减按15%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已在河套落地。要素“过河难”等问题也取得一定突破,包括科研人员已可自驾小汽车或乘坐跨境巴士通过“一号通道”直达香港,便捷穿梭于深港两地办公室;通过“科汇通”试点业务,越来越多科研机构拿到了香港转入的境外科研经费,推动要素高效“摆渡”,技术顺畅“过河”。
创新制度快速落地愈发加速科创资源持续集聚。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与香港5所全球百强高校实现合作全覆盖,设立了港大、港科大、港中文、港城大、港理工等5所河套研究院。同时,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也落户河套深圳园区,分园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现已入驻超50家香港科创机构企业。
就在上周,依托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为运营载体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获评,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全资子公司深圳应科院、亚洲抗衰老及转化医学研究院等香港科创机构又相继入驻河套深圳园区。
“河套是香港与内地创科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借由大湾区的市场潜力,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生态系统,促进人才和知识交流协作。”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在深圳应科院开幕礼仪式上说,并认为这标志着深港科技创新进一步合作,将综合发挥两地优势,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作贡献。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署长曾坚朋受访时也表示,随着一批重点科创平台的建成,一批国际一流人才的引进,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开展,一批国际化科研制度的出台和一批创新要素跨境流动障碍的突破,深圳园区已初步建立起深港科技创新高效协同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创生态体系,国际科技创新能力明显跃升。
“河套深圳园区将继续深化与香港的合作,充分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作用,携手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标杆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曾坚朋说。
深港合作走向双边协同
“深圳园区要更主动借力香港、服务香港”
“如何以河套‘一区两园’为基础,唱好深港创新‘双城记’”素来是坊间关注的焦点,《施政报告》将河套发展纳入重要内容,无疑将为深圳和河套深圳园区来带利好。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深圳市科技局原副局长、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表示,过去一年多来,深圳园区已为河套发展做了很多准备,但深港园区合作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两地之间的规划、协同、管理、服务缺乏一个统一的整体方向,可谓“万事俱备,只欠衔接”。
而此次《施政报告》则给出了明确的牵引。“这次报告不仅对深港协同创新的空间布局做了很好的说明,还表示将通过成立‘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解决合作中可能面临的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等问题,特别是提出将促进港深两地园区间人员、物资、资金和数据流通的创新政策落实等。这是深圳园区的重大机会,在这一布局和对接过程中,深圳园区应发挥重要作用。”张克科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是《河套深圳园区规划》赋予河套深圳园区的重大任务,此次香港园区也提出“建设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深圳、香港两个园区如何实现差异化、互补化发展?张克科认为,香港的研发能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较强,规则标准国际化,因此香港园区主要完成的是“从0到1”的工作。而中试转化需要形成可落地的产业化模式,即“从1到100”的工作,这部分则可以更多地由深圳园区来承接。
张克科还从《施政报告》中感受到,深港两地的合作已由基建设施、创科发展逐渐向公共服务、人才集聚、社会协同等全面规划转变。特别是明年皇岗口岸联检大楼“一地两检”模式正式开通后,科技专业人员流入流出渠道进一步畅通,更多有效的服务和衔接将“落地开花”。
“深港合作已由单边单进走向双边协同。未来,深圳园区应更加主动的借力香港、支持香港、服务香港,不仅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更要在规则创新上有所突破,期待能在河套看到更多变化。”张克科说。
(撰文 张玮 张秉仁 图片来源 河套发展署)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2024第十七届HED峰会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市场的经济韧性愈发凸显。经历了疫情和地缘政治带来的挑战,在一系列政......1天前阅读:7.35万纵览全球市场,聚焦中国资产丨第十七届HED峰会预告
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正不断演变,为全球经济格局增添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和变量。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着......2天前阅读:700围绕科技及产业前沿,大湾区科学论坛多个分论坛举行——话题上天入海 智献湾区未来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何昱 陈晓楠 实习生 张小悦 李宇安(除署名外)从“低空经济”到“......2天前阅读:7.43万大湾区科学论坛首次举行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 科研“国家队”组团对接广东产业
11月18日上午10时,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现场,首次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上......2天前阅读:4.23万“百千万”攻坚战·中山治水丨坦洲镇:河水变清,记忆里的美丽乡村回来了
坦洲镇安阜涌彩虹桥东段河堤上,13棵落羽杉像“哨兵”一样挺拔,静静地守望在这里,每棵树已经长到10层......3天前阅读:3.45万一个月内筹得善款2800余万元!小榄利生小学扩建工程动工
11月18日,“助力‘百千万工程’办人民满意教育”——小榄镇利生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在利园路33号举行......3天前阅读:3.6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