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湾区城市 > 澳门 > 最新动态

澳门:这栋红房子,甚么来头?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 · 2025-02-22 21:03
小字号阅读量:7.71万

原标题:这栋红房子,甚么来头?

探秘——东望洋斜巷的红房子

走过东望洋斜巷,你会留意到一幢风格独特的建筑物,红柱配白窗,三个马蹄形拱窗并排,亮丽夺目。

这栋楼房于2019年被评定为具建筑艺术价值楼宇。

究竟,这栋红房子是甚么来头?

今日带你去探秘!

新摩尔风格设计外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望洋山开始成为澳门上流社会建造大宅的地区。

据资料显示,东望洋斜巷6号建筑物建于1930年,是该街道上仅存的20世纪上旬建成的别墅式住宅,现时用作澳门欧洲研究学会的总部。

大楼的外貌采用19世纪欧洲的新摩尔风格,该风格的建筑现时在澳门已留存不多。

红房子现时用作澳门欧洲研究学会总部

这种风格的建筑物在澳门已非常少见

这座楼高两层半的红房子坐落在斜路上,设计师巧妙地在房屋的前部建造一处平面为三角形的拱廊,令大宅的入口有一个“前庭”与街道相隔,也为房屋创设了一处半室内的空间。

因应地块两侧的高低差,房屋的地面层略为升高,其下建造车库,地面层的入口则透过拱廊“前庭”的梯级进入,使大门不需要直接开向街道。

楼房正立面采用对称构图设计,按西方古典的三段式,车库层的外墙以水平横线作装饰,仿效大石砌筑的坚实基座。地面层和一楼则采用拱廊,分两侧各三个拱,立面两侧及中央以通高两层的塔司干古典方柱支撑,屋顶是低矮的女儿墙围栏。

外墙的拱廊采用马蹄形拱,地面层拱顶上有红白色的菱形瓷砖,而且一楼的拱顶部份略呈尖拱,加上拱面红白色拱石相间,令人联想到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摩尔人遗迹,这样的设计在澳门是独一无二。

室内满是新古典风味

这栋楼房的室内装潢较为简朴,有新古典柱及简化的天花饰线。其中,地面层两个房间之间以一圆拱分隔,两边由矮小的古典柱支撑。连接一楼的木楼梯扶手栏杆都带有新古典风格,楼梯一侧的墙上开有3个竖直的窗口,窗花的设计则略带“新艺术”的感觉。

地面铺黑、白、红色地砖,强调菱形的图案,使简朴的室内带点华丽,同时也配合新摩尔风格运用几何形装饰的特点。

大楼内外同样用上一些几何的简化设计,例如地面层及一楼向街拱廊的栏河铁花及马蹄拱窗花,另外天台的围栏也使用菱形和交叉的几何设计,使大楼略带现代感。

红色并非最初的颜色

这栋原是私人住宅的房屋于1964年由政府购入,曾改作政府部门办公室及公务员宿舍,1980年代用作卫生司技术学校的女生宿舍,当时房屋的外墙被涂上黄色,1995年至今用作澳门欧洲研究学会的会址及办公室,房屋的外墙改为红色。

约1990年的华士古花园,

右上方可见东望洋斜巷6号房屋。

时至今日,这座东望洋斜巷的红房子反映着澳门多元文化交汇的建筑特色,与旁边的华士古花园一同构成东望洋山腰的独特景观。

供稿: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资料及图片:《澳门》杂志、澳门文化遗产网

本文标签:建筑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最新动态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