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湾区城市
  • 低空经济
  • 湾区财经
  • 湾区之声
  • 粤政通
  • 湾区融媒
  • 研究报告
  • 行业展会
  • 湾区星图
  • 品牌工程
  • 首页 > 品牌工程 > 证券之星 > 正文

    “科技+生态”驱动产融共生,兴业银行开创园区金融新范式

    2025-05-21 19:21证券之星申请入驻>
    分享至

    在“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加速重构的当下,产业园区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战场。作为国内最早将园区金融提升至战略级赛道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以“数字化底座+生态圈服务”双引擎,在园区构建起覆盖园区建设、产业孵化、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网络。

    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园区金融客户达到46.6万户,科技贷款余额更于2025年一季度站上万亿关口。这场从“试水”到“深耕”的产融共生探索,不仅重塑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式,更折射出中国金融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挖的转型逻辑。

    据悉,产业园区曾长期困于信息孤岛,面临着招商数据分散、企业需求难触达、产业链协同低效等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兴业银行以“园区生态服务平台”破局,将金融服务嵌入园区运营的毛细血管。该平台由兴业银行旗下子公司兴业数金自研,是基于SaaS模式的“系统+运营+金融”生态化服务底座,旨在打造“金融+非金融”服务统一入口,不仅为园区运营方,也为园区内企业、个人提供“金融+非金融”服务,从而实现服务的扩面和下沉。

    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交付园区生态服务平台超600个。该平台实现了房源、招商、客户、合同、财务、物业、运营、人事等全场景覆盖,在园区运营、园企服务等领域加强数字化赋能,同时助力地方政府和园区运营商精准招商。例如,泰州市金博通产业科技园上线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园区生态服务平台后,为园区企业提供线上融资申请渠道,成功实现从“产业链”到“生态圈”的不断升级,目前已入驻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产业企业超50家。

    如今,园区生态服务平台正迅速重构银企关系,使得银行对抵押物的依赖渐渐淡化,并借助数字化装上了产业“雷达”。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园区金融客户数、表内贷款余额分别约为46.6万户、1.45万亿元,分别占全行企金客户数、贷款余额的30%、44%。同时,该行持续强化产业园区中科技金融的布局,截至2024年末服务园区内科技金融客户数、贷款余额分别达12.7万户、5521亿元,全年增幅均超过22%,并贡献了六成以上的园区贷款增量。

    然而,园区金融的发展潜力不仅仅在于园区,在兴业银行看来,做优园区金融、培育园区产业的下一步目标应是成为区域经济的“造血干细胞”,实现从“园区赋能”到“区域经济重构”的生态进化。

    例如,作为福建福州福清湾畔中印尼“两国双园”的主要合作银行之一,兴业银行与福州市金控在“中印尼两国双园”产业基金基础上紧密合作,推动近3亿元产业基金精准滴灌园区重点产业。同时,落地中印尼创新发展示范园区食品产业园项目贷款超5亿元,助力园区招商引资。这种“金融搭台、产业唱戏”的模式,使得园区进出口额在2024年显著增长,同步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外,针对福建省县域特色产业链,兴业银行组建“区域+行业”作业专班,因地制宜,重点聚焦以马尾新型储能、德化白瓷、邵武氟新材料等35个省内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及锂电池、石化、电动船舶等24个细分产业链,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区域特色行业,强化资金链的保障作用。

    目前来看,自2022年将园区金融作为重点布局的“五大新赛道”之一以来,兴业银行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产业为落脚”,经过近3年的布局与开拓,兴业银行园区金融已成功从“试水期”进入了“深耕期”,策略、产品、工具等逐步趋于完善,并于各地取得了广泛的成效。

    对此,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兴业银行积极构建满足园区招商引资、盘活存量需求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政府+产业”新型政信模式,提供“商行+投行”一体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园区金融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证券之星 · 热榜换一换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