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默斯厨余处理器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奖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2025-05-19 10:04

——中餐厨余处理的本土突围之路

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报道,2025年4月厦门金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汉默斯厨余处理器凭借革命性技术创新,荣获全球工业设计领域最高荣誉——德国红点设计奖。这是红点奖70年历史上首次将奖项授予家庭厨余处理器品类。这款专为解决中餐饮食习惯产生的厨余打造的环保设备,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厨余处理器领域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微波炉以“西方黑科技”的姿态进入中国家庭,却因辐射、可能导致食物营养流失、易燃易爆等问题饱受诟病;十年后,洗碗机被贴上“费水费电”的标签,在“手洗更干净”的传统认知中艰难突围;就连智能马桶盖,也曾因适配性差、维修复杂,从国外旅游的“必买清单”沦为闲置品。这些舶来品的中国化历程,揭示了一个铁律:任何技术都需要扎根本土文化、回应真实需求。

厨余处理器的命运亦复如是。1927年诞生于美国的初代产品,虽在西方厨房普及百年,却在中餐厨余的复杂生态前铩羽而归,因西餐和中餐的巨大差异,舶来品并不适应处理中餐厨余。

金当环保团队,带着中国人“品质生活本不应该有厨余烦恼”的执念,潜心研究多年,攻克了多项难关,终于有了今天“专为处理中餐厨余设计智造”的汉默斯厨余处理器。

饮食文明的分野:中餐厨余处理的世纪难题

西餐饮食结构相对简单,厨余多为沙拉菜叶、面包碎屑、软质果皮等,纤维含量低、硬度小,简单的研磨技术即可应对。但中餐的厨余既有猪牛羊的坚硬骨骼,也有坚果壳、蟹虾壳等硬质垃圾,这些复杂成分交织在一起,导致传统厨余处理器频繁出现卡锤、堵管、噪音超标等问题。

image.png

这种差异本质上是文明基因的投射。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物尽其用”,从食材的全利用(如鱼骨熬汤、菜根腌制)到烹饪技法的多样性(煎炒烹炸炖),决定了厨余的复杂性。而西方传统厨余处理器诞生于简单饮食场景,其技术路径从源头就未考虑中餐的特殊性,导致舶来品在中式厨房中水土不服。

硬核科技矩阵:重构厨房环保的底层逻辑

汉默斯是行业率先集成多项创新技术的家庭厨余处理器,专为解决中餐饮食习惯中的厨余问题设计,有效解决骨头、果壳等硬质垃圾,确保运行平稳、噪音低,让厨房清洁无忧。

image.png

中餐厨余处理过程中,磨盘锤头容易被骨头、贝壳卡死,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是大部分厨余处理器的通病。金当环保的立体平衡锤式破碎技术,率先解决研磨盘卡锤问题,为厨余处理器在中国的普及带来可能。

中餐厨余中的骨头贝壳,其处理过程需要强劲的动力电机,但因普通家庭一般都只有单相电源,大量厂商在电机选用上受此限制,导致动力不足,无法很好地处理骨头、贝壳。金当环保率先将三相交流电机应用到厨余处理器上,动力足、效率高、更静音,不产生电弧(火花),更安全。

为解决普通家庭没有三相电源的问题,金当环保率先推出变频分相控制技术,将单相电转换成三相电,为厨余处理器的电机提供三相电源。

为避免插座接线不规范带来的触电风险,金当环保率先推出全隔离微电脑控制系统,关机时能同时关闭零火线,启动/运转无电弧(火花),避免火灾隐患。

为减少电池污染,金当环保率先推出光伏自充电遥控开关,更环保,更时尚。

重构厨房文明:从习惯变更到功能满足

对普通家庭而言,汉默斯带来的改变触手可及:无需每天拎着湿漉漉的垃圾袋下楼,无需忍受垃圾桶的异味、细菌滋生,只需一键启动,即可让厨余“消失于无形”,释放厨房空间的同时,更提升了生活品质。

image.png

汉默斯厨余处理器,以精准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性地攻克了中餐厨余处理的各种难关,让中国厨房告别传统厨余处理方式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厨余处理器必将在更多的中国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持续推动中国家庭厨房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撰文:李鹏飞

编辑:王凯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品牌观察 · 热榜换一换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