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湾区城市 > 东莞 > 最新动态

东莞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重要方向 千亿产业 东莞蓄势待发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 · 2025-04-14 21:45
小字号阅读量:8.99万

比亚迪、宁德时代、赣锋锂电等巨头抢滩登陆,新能源产业迈向星辰大海;产业链条完备,站稳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一方阵,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科创东莞赋能,科研机构纷纷布局,助推新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

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迎来巨大风口,国内不少城市瞄准新能源赛道,大力培植产业发展。作为国际制造名城的东莞,在新能源这一风口赛道上正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东莞抢抓新产业风口机遇,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并绘下蓝图,力争“十四五”期间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规模的产业“新立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新能源巨头抢滩登陆

瞄准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东莞蓄势待发。

在全国新能源产业的赛道上,一批城市“高手过招”,纷纷向“新能源之都”的目标发起冲击。全国第15座“双万”城市东莞,也加入了这场激烈的竞逐,吸引了一大批新能源领域的巨头进驻。

▲位于谢岗镇的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

2022年7月,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正式签约,并于当年动工建设。该项目由东莞弗迪动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生产电动总成、驱动电机、控制器、高压线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占地面积约1044.51亩,建筑面积122.42万平方米,总投资不低于65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170亿元,力争180亿元以上。项目一期建设周期为2022年12月-2025年12月,规划建设11栋厂房。

截至2025年2月底,一期项目拟投资65亿元,已完成固投32.1亿元,6栋已投入生产的产线主要产品为线束、发动机、电机、电驱等,预计2025年底完成11栋厂房的建设,增加产品为电动总成、电源、电控等。

2024年底,比亚迪旗下东莞弗迪动力有限公司竞得东莞市谢岗镇大厚村、大龙村产业用地,用于建设东莞比亚迪二期扩产项目。这也是继2022年之后,比亚迪再次在东莞拿地,用于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比亚迪项目在东莞市谢岗镇跑出“加速度”,只是近年来东莞市积极抢占风口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千亿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一批批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价值链中高端领域的项目加速流入,正在开拓东莞新的支柱产业发展空间。

2025年,东莞计划安排市重大建设项目798个,其中产业工程572个,涉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其中,备受瞩目的赣锋锂电(东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h新型锂电及储能总部基地项目计划2026年投产运营,该项目将聚焦新型锂电及储能技术的研发与生产,将为东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东莞已经吸引了比亚迪、宁德时代、赣锋锂电等新能源巨头,涵盖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智能装备、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氢能等细分领域,并在松山湖、水乡等区域集聚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

▲位于东城街道的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剑指新能源“千亿”产业

竞速新能源赛道,既是实现“双碳”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重要突破口。

面对扑面而来的双碳机遇,东莞市早就出台了《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将加快打造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新立柱,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争取到2025年底前以新型储能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率先突破1000亿元规模,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目前,东莞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崛起,细分赛道一批高增长的“隐形冠军”精耕细作,呈现出“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生动局面。

▲位于长安镇的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以锂电池产业为例,东莞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中游的电芯制造,到下游的电池模组组装,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条。“东莞造”锂电池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电动工具等多个领域,并在国际新能源舞台上大放异彩。据黄埔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前2个月,东莞市锂电池出口额达到2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2%。

完备的产业链条之下,东莞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力争站稳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一方阵。东莞将新能源产业基地布局在水乡功能区,麻涌镇全力拓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预留1000亩连片用地发展新能源龙头项目。此外,武汉大学东莞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麻涌镇,作为专注于储能技术和材料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创东莞还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等重大科研平台和高等院校。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发起成立的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汇聚了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0家理事单位,部分企业还在松山湖设立研发中心,助推东莞新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编辑:高小波

本文标签:东莞新能源产业锂电池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最新动态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