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夫
国投瑞银固定收益部总经理
一、 宏观经济回顾及展望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前期政策效力逐步显现,对总量形成有力支撑,但结构性问题仍旧存在。内需改善动能偏弱,生产端发力更多是出于政策主导而非市场化需求推动,消费领域补贴的乘数效应有所消退,透支效应较为明显,以汽车领域尤甚。
投资方面,地产仍旧处于深度负增长状态,新开工数据进一步下滑;基建继续发挥有力的抓手作用,专项债项目前置,全年保持高增是大概率事件;制造业的高增主要依靠设备购置投资以及央国企供给侧发力,政策性强于市场性。
物价方面,低通胀环境持续。政策端对价格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需警惕的是,居民收入预期下降、资产负债表受损等拖累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问题暂时未看到明显改善的迹象,通胀走势可能需要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领域,如薪资、房价、就业、促销费政策等。
社融方面,同样呈现出总量不低、结构偏差的状态。私人部门融资需求不足,总量过于依赖政府债券支撑。
展望二季度,美国“对等关税”加征幅度远超市场预期,全球贸易结构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出口预计将对经济增速造成明显拖累;外需承压的背景下内需修复的紧迫性大幅提升,关注稳增长政策的加码发力。
总量数据层面短期内显著下滑的风险相对不大,在贸易摩擦初期,无论是新兴市场抑或是转口贸易均将为我国二季度出口提供一定韧性。
内需修复提速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性被动提升。二季度为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基建持续发力具备确定性;制造业受前期设备更新透支效应、外需预期减弱等因素影响边际转弱;消费则取决于刺激政策及居民财富改善情况,弹性空间相对更大,关注相关增量政策力度。
二、 利率走势回顾及展望
一季度市场在降准降息预期落空、资金利率中枢大幅上行的背景下经历了资产定价修正,利率债明显回调上行;节奏上呈现出明显的“由短向长”的调整传导路径,核心风险在于资金利率持续超预期居高不下,“资金面交易”占据主导。
春节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回笼,资金面持续处于紧平衡且波动剧烈,直至两会开始央行引导资金价格预期维稳至1.8%附近。在此过程中,国有大行在回购市场的定价影响着市场机构的行为,并进一步传导至利率曲线调控,收益率曲线形态得到修正。
展望二季度,中美关税政策博弈下避险情绪显著升温,对债券形成利好支撑。
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边际转松预期升温,降准概率大幅提升,但在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的操作思路下,对货币政策空间较为珍惜,降息或需更加明确的经济数据信号或重大事件的触发。
操作方面,贸易战发酵阶段避险情绪占据主导,债市避险与蓄水池作用有望再度发力,交易主线将再度回归基本面,利率有望试探前低。由于当前利率绝对水平偏低,预计利率债将处于胜率较高、赔率偏低的状态,政策博弈拉扯亦将加大市场波动性,单边牛市行情概率有限,组合应保持充足流动性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政策利率与核心资产比价情况
数据来源:Wind
配置方面,一季度资金价格显著高于政策利率,这一情况在二季度有望得到缓解,积极关注杠杆套息策略机会,中短端信用债确定性更强。低利率环境下增值税影响被动抬升,关注金融类信用债与非金融类信用债的税后比价效应,国股大行二永债兼具相对收益与流动性,是优质的流动性储备资产。利率品种方面,建议关注国债非主流期限利差以及新老券利差压缩机会。
数据来源:本报告中各类数据来源于Wind、国投瑞银基金。
特别提示:国内逆周期政策调节不达预期的风险;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大幅下滑的风险;中美贸易格局继续恶化的风险;美元指数大幅上行的风险等。本文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非投资建议,不属于对任何投资收益或本金安全的保障,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报告中的观点是基于我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和目前市场情况分析得出,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函:
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资本市场发展所有阶段。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相关公告。请投资者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定期定额投资不等于零存整取的储蓄品种,有损失本金的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基金如果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风险。基金由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国投瑞银”)制作。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版权仅为国投瑞银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国投瑞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我公司对报告的内容和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国投瑞银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发生更改。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收件人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做出任何担保,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是机密的,只有收件人才能使用。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工具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金融工具或金融服务的要约或要约邀请。国投瑞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投瑞银的客户。
本报告不构成咨询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收件人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本文标签:国债利率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