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品牌工程 > 品牌观察

小米SU7高速爆燃致三人遇难:客服回应遭质疑,安全设计直面生死拷问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 · 2025-04-01 17:42
小字号阅读量:7.78万

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报道,3月29日深夜,安徽铜陵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一辆悬挂临时牌照的小米SU7标准版在碰撞护栏后爆燃,最终烧毁成黑色骨架。据媒体4月1日报道,事故车辆为3月28日刚上市的小米SU7标准版,车内三名女大学生全部遇难。这场惨剧在清明假期前夕登上热搜,不仅撕开了新能源汽车安全争议的裂口,更将小米汽车推向舆论漩涡中心。

image.png

image.png

生死时刻的“车门疑云”

事故发生后,一段自称遇难者家属的留言在社交平台传播:“撞击后车门锁死,三人活活烧没。”对此,《南方都市报》4月1日援引小米汽车客服回应称,车辆安全气囊弹出时会自动触发车门解锁,同时配备机械应急拉手,断电情况下可手动开启。但关于“车门自动解锁后是否需要人为操作”的关键细节,客服表示“没有详细信息”。

image.png

本网编辑从小米SU7用户手册中查证发现,手册明确标注“全车上锁后,若内解锁按钮失效,可拉动应急机械拉手开门”。但事故车辆是否触发该功能、乘员是否知晓机械拉手位置,目前尚无定论。

image.png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当有关媒体追问“售车时是否进行安全培训”时,小米客服仅表示“不清楚”,这一回应加剧了公众对车企用户教育的质疑。

数据背后的安全悖论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数据,SU7系列2024年交付量达13.69万辆,全年营收328亿元,但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在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中(第四季度毛利率跃升至20.4%),这场致命事故暴露出新势力造车的安全成本困局。

对此,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队向记者证实,专案组已介入调查,具体伤亡人数需等待官方通报。

行业安全标准的集体焦虑

小米汽车客服反复强调的“应急机械拉手”,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并非独创。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明确规定了“车辆碰撞后应自动解锁车门”的技术规范。但现实中,从特斯拉到蔚来,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均出现过“车门无法打开”的类似争议。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SU7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版)与三元锂电池(高配版)在热失控风险上存在差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研究报告指出,磷酸铁锂电池在极端碰撞中虽爆燃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热失控,火势蔓延速度可达每分钟3-5米。事故车辆燃烧的完整视频尚未公布,电池安全设计是否达标仍是核心疑点。

监管与车企的责任天平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除成立专项工作组外,尚未公布事故车辆EDR(行车事件记录器)数据。根据工信部《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强制标准,自2022年1月起,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配备EDR,该数据将成为判定“碰撞后车门解锁是否触发”的关键证据。

当车企用“21.59万元起售价”打破市场格局时,是否同步构建了与之匹配的安全冗余?当“第四季度毛利率20.4%”成为财报亮点时,是否有同等比例的资源投入安全验证?答案或许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狂飙时代的未来走向——毕竟,再炫酷的智能座舱,也抵不过一扇能及时打开的生命之门。

(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频道综合自极速财讯、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正在新闻、小米汽车官方公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文件及学术研究报告等媒体报道)

撰文:徐丽丽

编辑:高小波

本文标签:小米SU7爆燃事故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品牌观察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