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湾区之声

广州全市发力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湾区之心”核心引擎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 · 2025-04-12 11:40
小字号阅读量:7135

大湾区经济网湾区之声报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加速融合发展,大湾区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紧紧锚定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围绕“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充分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举全市之力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image.png

去年9月,广州至香港直升机跨境航线成功首飞。

“湾区之心”,动能澎湃

南沙是湾区的南沙、中国的南沙,更是世界的南沙。做好“一点两地”机遇大文章,南沙,是广州作答的题眼。

2025年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中考”之年,南沙用3年时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100个省重点项目拔节生长,32个专项债项目落地开花,165条外贸航线连通世界……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持续激发,让南沙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这份答卷的成色,还来自不同“科目”的高分高质。

一系列重大政策加快落地:国家部委支持南沙开展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海关总署出台支持南沙创新发展新一轮20条措施,《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出台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海外服务布局57个国家(地区),完成165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15%企业所得税优惠、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超13亿元……加快释放的政策红利,为“湾区之心”注入强劲动能。

一系列创新成果星光熠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致信祝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中科宇航首次实现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晶科电子港交所上市、小马智行纳斯达克上市,中芯种业等4家企业上榜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向新竞攀步履铿锵。

一系列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现6大重点产业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落户4家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创新成立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和粤澳发展促进会,集聚近90家港澳及国际商协会组织。其中,咨委会不仅为广州、为南沙提供咨询服务,也把广东、广州、南沙最新的发展和政策反馈给香港,实现“双向奔赴”。例如在近期的活动中,咨委会邀来霍英东集团,香港游艇、船东协会,两地企业和各界专家,为“港艇北上”在南沙先行先试建言献策。

江海交汇处,南沙港码头昼夜不停,这是华南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枢纽港,去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金融流转间,广期所交易额超18万亿元,广数所交易额超61亿元,办理企业FT业务超万亿元,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交易金额近470亿美元。面向世界的南沙,正携手港澳共同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向外界展现中国坚定对外开放的决心。

三地“通脉”,活力涌现

4月2日凌晨5时,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索塔T20节段完成浇筑,建设高度突破100米。狮子洋通道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起于南沙区大岗镇,终于东莞市虎门镇,建成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开辟新的重要通道。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飞架,天堑变通途;高铁飞驰、公路网密布、世界级机场群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提速,为湾区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畅通了“大动脉”。

随着低空经济的腾飞,“硬联通”将有不同模样。继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开通“穗澳”“穗港”跨境直升机服务后,海珠区宣布,正在建设的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枢纽型垂直起降场,最快今年年中开通从琶洲客运港到香港和澳门国际机场的航线。未来,从琶洲飞香港机场仅需要26分钟。

再看陆地。南中高速主线及南沙联络线建成通车,推动南沙与深圳中山等大湾区城市形成“半小时生活交通圈”。广深港高铁、穗深城际等建成开通,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四线”贯通运营,广州白云站开通运营,“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背后,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今年春运期间,实现“四线贯通”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打破地铁和铁路的制式壁垒,城际铁路将“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管理协同”变为旅客的流畅体验,“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的双票制让大家既可刷证过闸、又可以“一码直通”。

实现“一张票”的不止城际铁路。4月2日起,澳门居民可用澳门电子钱包MPay在广州全市公共交通路线以及佛山地铁扫码乘车。广州成为首个支持大湾区三地钱包全通的内地城市。内地游客去港澳用支付宝,香港游客来内地用AlipayHK,澳门游客来内地用MPay,已经成为湾区数字生活互联互通的日常。

如何让广州成为港澳居民的心归处?乐业才能安居。为此,广州构建境外人才“考、评、认”全链条政策体系案例,从资格考试、职称评价、资格认可等入手,对港澳司法、会计等10个领域57项境外职业资格实行便利执业,目前已吸引集聚近900名境外人才在穗执业。

创新驱动,“引擎”欢鸣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近年,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建设,“广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五年居第2位。

广州实验室建成大湾区首个生物样品跨境快速检测中心,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布局建设18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占全省总数约三分之二,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先行启动区开启运营……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正加快建设、投入运营,推动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南沙天后宫旁的一栋白色建筑里,几台黑色机柜成为穗港科创协作的“中转站”,这是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北接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接港科大清水湾校区,南沙分中心将广州超算与香港科创紧紧连在一起。截至2024年10月底,已为230个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提供超过2.8亿核时的超算服务,2023年以来已助力港澳科研成果产出34篇SCI论文。

科研数据流越发畅顺的同时,科研资金流也在提速跨境。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将广州纳入“科汇通”试点地区,允许境外科研开办资金直接汇入境内的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即事业单位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创了科研资金入境新路径。此前,广州在全国率先实现市级财政科研经费跨境进入香港,推动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广州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目前通过广州海洋实验室支持经费过境香港1.53亿元。

创新驱动,产业跃升。在澳门,广药国际(澳门)青洲制药厂投产,广州地铁集团澳门轻轨东线项目等重大合作项目顺利推进。在黄埔,穗港智造合作区从“服务香港再工业化”角度加大与香港产业联动,建成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等穗港合作新载体,支持李锦记、屈臣氏等超250家港资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在南沙,与香港携手成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并成功上市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等3个期货期权品种。在从化,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二期、从化国际赛马发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11月9日至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全运圣火,点燃的不仅有体育健儿心中的热情之火,还有湾区人民同心同行的手足之情。

珠水斑斓,维港璀璨,濠江绚烂。让我们持续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勠力做好“一点两地”机遇大文章,携手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湾区。(文/广州日报)

编辑:高小波

本文标签:广州粤港澳大湾区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湾区之声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