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水平持续提升
两艘巨轮,同日开工!9月24日,2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在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公司举行开工仪式。这两艘巨轮均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五代“长恒系列”液化天然气船,总长299米,型宽46.4米,型深26.25米。搭载多项低碳节能技术,综合能耗低、低温性能好、载货能力强。
今年以来,中国造船业亮点纷呈。1至9月,造船完工量3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截至9月底,手持订单量193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3%。1至9月,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
不俗表现源自过硬实力。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造船业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高端装备建造取得突破,船海产品全谱系发展。今年1月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去年,我国船企交付了20艘全球最大2.4万箱超大集装箱船、4艘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以及全球最大浅水航道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近年来,一批新型深远海大型风电安装船、深远海养殖装备、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顺利交付。
新船订单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化加速推进。我国船企巩固优势船型地位,抓住细分市场轮动机遇。2023年,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液化天然气、甲醇动力等绿色船舶订单快速增长,氢燃料电池等零碳船舶订单取得突破,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57%。
重点船配产品不断提升,新能源装备取得新突破。去年,国产X92大型船用低速机曲轴锻件、风电运维船补偿栈桥、液化天然气船加注系统等装备实现交付。新能源装备研发方面,船用甲醇燃料、氨燃料供给系统获得批量订单,首台船用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
未来两年是我国船企交船高峰期,也是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的集中交付期。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认为,下一步,各造船企业要努力“保交船”:一是推动总装建造模式变革,加快船舶工业产品体系、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绿色转型;二是加快“智改数转”,加强精益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总装建造效率;三是加强生产计划管理,确保高质量按期交船。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惠州加快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
9月4日下午3时,随着首艘LNG船舶在惠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下称“惠州LNG...5个月前阅读:847惠州LNG接收站迎首船液化天然气
近日,来自阿联酋的希腊籍LNG船舶“科罗尼斯”轮,满载6.4万吨液化天然气(...5个月前阅读:942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加强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
3星期前阅读:4先导智能赴港二次上市谋突围 新能源装备龙头加速全球化布局
大湾区经济网品牌工程频道2月28日电,近日,全球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先导智能向港交...1个月前阅读:4.01万沙田海关1月份监管进口液化石油气35.74万吨,同比增长26.9%
近日,在东莞立沙岛鸿源石化码头,装载1.1万吨液化石油气的货轮缓缓靠泊,早已在岸...1个月前阅读:6.63万走,当兵去!东坑镇全力推进春季征兵宣传工作
在宝贵的青春年华里,你是否曾幻想穿上戎装,守护祖国安宁,你是否渴望在青春的画卷上...1个月前阅读:8.5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