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原标题:科大讯飞依赖政府补助,但仍然难掩经营困局
近年来,科大讯飞(002230.SZ)作为国内AI语音龙头企业,在营收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却暴露出盈利能力薄弱、依赖政府补助、应收账款高企等多重问题。尽管推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试图破局,但公司经营状况依然堪忧。
依赖政府补助,盈利能力难掩疲态
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科大讯飞的政府补助高达10.87亿元,其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为6.67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重要部分。近三年来,公司累计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高达13.16亿元,而同期净利润仅为15.15亿元。若剔除政府补助,公司盈利表现更显乏力。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8亿元,这是科大讯飞上市以来首次三季报亏损,净利率更是下跌至-2.85%。依赖补助的盈利结构难以掩盖公司经营层面的问题。
应收账款高企,坏账风险加剧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科大讯飞应收账款余额高达140.03亿元,几乎逼近前三季度营收总额(148.5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127.32天激增至2023年的201.84天,今年前三季度更是攀升至237.91天,显示出严重的回款问题。
此外,公司坏账风险不断扩大,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额达到24.2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16%。回款效率低、资金流动性紧张正成为科大讯飞经营的一大隐患。
费用高企,增收不增利难破局
科大讯飞的销售期间费用率近年来持续攀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为44.43%,已超过销售毛利率40.46%。从2015年至2022年,尽管公司销售毛利率有所下滑,但一直高于销售期间费用率。自2023年起,这一趋势逆转,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恶化。
“E听说中学”争议与G端业务困境
科大讯飞教育业务的“E听说中学”软件因高收费、地区价格差异、强制推广等问题引发家长不满。该软件评分低、用户体验不佳,也进一步削弱了市场认可度。此外,科大讯飞传统的G端业务(政府端)在回款效率低、坏账风险高的背景下,利润贡献日益乏力,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业务营收占比相较2022年有所下降。
星火大模型商业化效果不佳
2023年5月,科大讯飞推出“讯飞星火”大模型,并试图通过赋能现有业务、API授权付费、企业定制化模型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然而,目前仅在智能硬件板块实现了一定的营收增长,API授权与企业定制化变现效果未见显著突破。
以学习机为例,搭载星火大模型的高端型号售价高达8000-9000元,相比传统AI学习机2000-3000元的价格,提升显著。但这种定价策略能否持续推动盈利尚存疑问。与此同时,API服务价格在激烈竞争中被迫下调,进一步削弱了商业化变现能力。
负债攀升,经营压力加大
在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时,科大讯飞的负债规模迅速攀升。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负债达到200.99亿元,相较2020年的84亿元增长超过一倍,负债率也从2020年的40.6%上升至2024年的53.24%。
科大讯飞正面临盈利能力下降、依赖政府补助、应收账款高企、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尽管“讯飞星火”大模型为其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机会,但变现能力尚未显现,整体经营承压。
在AI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科大讯飞如何平衡业务拓展与财务健康,减少对补助的依赖,提高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将决定其未来发展走向。
2025年1月8日,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记者对《科大讯飞》的后续情况将持续关注。
出品|共工财经局
记者|刘敏芳
本文标签:科大讯飞政府补助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