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大湾区经济网讯(记者余芳)2 月 5 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 “新春第一会”—— 高质量发展大会如期举行,这已经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在春节后开工首日召开此会。今年,会议主题聚焦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广东新一年经济发展锚定方向。
会议强调,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与科技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广东在 2024 年成功顶住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迈上 14 万亿元新台阶,占全国比重长期保持在 10% 以上,连续 36 年稳居全国第一。这一斐然成绩离不开广东各地区产业的特色发展与优势互补。
在工业规模方面,广东占据全国的 1/8,展现出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其中,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产业基础雄厚且门类齐全。广州不仅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强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加速布局,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广汽集团等龙头企业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爆款车型,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发展迅猛,凭借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配套,吸引众多知名药企落户,在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方面成果显著。深圳则以电子信息产业闻名全球,在 5G 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优势突出,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其无人机产业异军突起,大疆无人机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从芯片研发、飞控系统到外观设计,深圳企业掌握着核心技术。
对外贸易成绩同样亮眼,去年进出口总额超过 9 万亿,增长 9.8%。其中,粤东地区的汕头,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在玩具、服装等传统外贸产业持续发力,产品远销海外;同时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搭建线上贸易平台,拓宽对外贸易渠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粤西地区的湛江,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不断深耕,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逐步壮大,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出口额逐年攀升。
就业形势也较为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 90%。长期以来,广东企业勇于创新,在集成电路、量子通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尽管收益周期较长,但广东坚定不移加大投资。2024 年,新动能表现突出,集成电路产量增长 21%,占全国的 1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43%,全国每 4 台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是 “广东造”;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 31.2%,占全国 44% 的比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算力规模、企业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针对内需不足这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困难,广东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 2025 年首要任务 ——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扩内需方面,广东主要围绕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发力。随着新的宏观政策托底,特别是 “两新政策”、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加力、扩围,部分燃油车也纳入其中,这些优势产业领域将对内需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港澳居民来内地旅游消费以及内地居民赴港澳购物的 “双向奔赴” 趋势愈发明显。这一成果得益于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大湾区内地 9 个城市与港澳地区的各种规则衔接、工作机制对接,提升了大湾区的市场一体化水平。
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关部门持续总结各地、各单位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好经验和做法,形成典型案例并向全社会推广。这是因为大湾区内地与港澳城市之间存在人员进出签证、货物报关、外汇管制、科研管理制度差异等问题,阻碍了要素流动,而推广典型案例有助于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
广东拥有 1.27 亿常住人口,实时在粤人口约 1.5 亿,还有 830 多万户企业扎根于此,呈现出 “人气旺、企业兴” 的繁荣景象,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在新的一年,广东将凭借各地区独特的产业优势,朝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稳步迈进,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完)
本文标签:广东经济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