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广东,我们回来了!”正月初七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广州南站单日到达客流已经连续四天超30万人次。
这个春节假期,出行客流量几乎没有低谷。梅龙高铁、深中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投运,各项全新服务让旅途更加暖心,旅客出行数量屡创新高,展现出“流动的春运,满满的活力”新图景。
初二到初五出行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这个春节假期,客流数量屡创新高。2月3日上午,349名旅客搭乘TR100航班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飞抵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至2月3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境航班2153架次、进出境旅客29.6万人次,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分别增长17.07%和18.69%,创近5年来新高。”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物流监控处方平兰表示。
自驾出行的热度居高不下,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春运前20天,全省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约14758.71万车次,日均车流量737.94万车次,同比增长13.22%。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车流总量约11939.31万车次,同比增长20.69%。
2月2日,大型邮轮“爱达·地中海号”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停靠,2300余名旅客高效通关登轮,抓住春节假期的尾巴,从南沙开启5天4晚的春节主题航次。“今年春节是南沙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的首个新春佳节。积累多年的‘春节档’邮轮旅游需求集中释放。1月14日至2月4日,南沙海关共监管邮轮10航次,进出境旅客达2万余人次,其中除夕当天进出境旅客超4600人次。”南沙海关邮轮监管科科长高云霞表示,针对邮轮停靠时间短、人数多等特点,南沙海关充分运用智慧海关建设成果,将“邮轮智慧监管”运用于一体监测、电子申报、行李查缉等业务环节,不断提高旅客通关效率。
2月4日,广铁在广东到达客流突破174.2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其中广州南站到达42.3万人次,单日到达旅客连续四天超30万人次;深圳北站到达34.3万人次,连续2天刷新单日旅客到达纪录。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从初一开始出行人数就快速回升,初二到初五的出行量明显高于去年春节同期,节中没有出行低谷。春节期间,选择乘飞机节中出游量同比增一倍。“今年春节选择多次乘飞机出行的旅客明显增加。”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分析,往后错峰出游返乡、预订提前周期变短、目的地更为分散,可能成为春节出行的常态。
基建“硬实力”叠加服务“软温暖”
这个春节假期,新工程让出行更通达。
1月27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珠江口,深中通道如巨龙般盘卧在伶仃洋上。车牌号开头为粤K的车主陈先生摇下车窗,温暖的海风扑面而来。“以前回茂名要走虎门大桥,经常堵车,现在半小时跨海而过,就像打开了新时空。”他笑着在朋友圈按下定位键。这个春运,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超级工程全面投用,广东春运版图正被重新定义。
在深中通道路网调度中心,宽度超14米的整体LED大屏上,实时显示路段全线画面,监控人员在路面事件检测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和智慧集成门户平台系统等之间灵活切换。全线800多个图像监控、无人机空巡等设备与多个智慧系统相连接,保障这条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春运期间平安顺畅出行。春运前两周,深中通道车流量约141.63万车次,日均车流量超10万辆次。
粤西方向,黄茅海跨海通道如银链般串起珠海与江门,让粤西返乡车流实现“截弯取直”,阳江籍货车司机李师傅摸着方向盘感叹:“以前往北绕行要多花1小时,现在一脚油门就能吃上家乡的生蚝。”广东省交通集团黄茅海中心收费站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黄茅海跨海通道的车流量逐渐增加,高峰日往返车辆接近3万辆次。
在白云机场,全新的第四跑道1月23日起启用投入春运,这条跑道配备了全球领先的导航系统,白云机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四跑道机场。“随着白云机场第四跑道的启用,南航将进一步增加白云机场航班量,把旅客安全舒适送到目的地。”南航运行指挥中心总经理熊国斌表示。
正月初四,当车辆驶入汕尾长沙湾服务区,仿佛闯入滨海度假区。波浪形穹顶下,汕尾渔歌悠扬回荡,服务区内围满拍照的旅客,小吃档口现开的蚝烙滋滋作响,人气爆棚。今年春节,广东越来越多特色服务区开门迎客,让各地旅客歇歇脚的同时,还能体验别有韵味的当地特色文化。
白墙黛瓦、山水风光、端砚瑧宝……古典与现代元素结合,漫步在江肇高速鼎湖服务区,旅客仿佛置身水墨画中。正值春运之际,服务区客流增多,服务楼中庭端砚精品展览区里不少旅客拿起手机或拍照或合影,欣赏端砚雕刻艺术之精湛,惊叹端砚花纹之精美。值得注意的是,江肇高速通过与肇庆市端砚博物馆“梦幻联动”,设置3D全息影像,旅客可360度欣赏各色端砚精品,通过扫码下单即可包邮到家。
“这个有意思,我们大人小孩都挺有兴趣的,没想到在服务区也能欣赏到肇庆风光。”现场有旅客来到“人在画中游”展区,体验270度立体式LED屏,全方位欣赏肇庆旅游景点。
夜幕降临时,深中通道的灯光带如星河坠落人间,服务区飘来煲仔饭的焦香。这场“流动中国”的年度大戏里,基建“硬实力”与服务“软温暖”正合奏出南粤春韵。当智能导航提示“前方畅通”,当海风送来海盐咖啡的醇香,千里归途已然成为诗意的抵达。
大湾区内部实现双向奔赴
这个春节假期,大湾区里,粤港游客实现了双向奔赴。
2月4日,同程旅行发布《2025春节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广东和周边省市居民成为赴港澳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游客也纷纷前往广州、福建及其他城市,体验内地的春节文化。
琶洲港澳客运口岸(下称“琶洲口岸”)作为广州中心城区首个跨境水上客运口岸,这个春节假期迎来通关高峰。据统计,自1月14日春运以来截至2月4日,广州会展中心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境旅客超1.2万人次,其中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监管进出境旅客超5000人次,客流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现在琶洲口岸的客船班次比以前多,接驳香港国际机场航班更方便。口岸通关效率很高,不到5分钟就能通关,体验很好。”旅客陈女士说。
2月2日15时许,载满263名旅客的“新顺水”号班轮从顺德客运港出境前往香港中港城。“从这里出境去香港旅游,不用换乘、不用排队,通关效率高。按计划,我早上坐船出境,当晚就能坐船回来,非常方便。”旅客李女士说。顺德客运港是佛山市唯一的跨境水上客运口岸,蛇年春节期间,以“家庭游”为主的旅客群体是该口岸的通行主力军。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佛山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境客轮30艘次、旅客超5000人次。为保障进出境旅客高效便捷通关,佛山海关结合春运期间进出境旅客特点,提前研判高峰时段客流情况,制订应急预案,加强监管人力配置,优化进出境通道设置。同时,持续优化“智慧旅检”场景应用,通过信息化系统和科技设备,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全力保障进出境旅客高效便捷通关。
深圳铁路数据显示,广深港跨境高铁21天累计到发旅客215.1万人次,其中37.4%的客流集中在深圳北站与香港西九龙站间往返。数据显示,除穗深港核心城市群外,前往广东潮汕、闽南地区的旅客也成为热门站点。“白天逛一逛花市,晚上看看演出,平均五分钟就有一趟车,来回高铁很方便。”在深圳北站,来自香港的旅客王女士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 刘倩 李赫
本文标签:交通基础设施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