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1月1日,一批新规定和新举措正式施行。延迟退休、法定假日调整方案、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学位评定、网络数据处理等法规,都以崭新面貌护航我们的新生活。
此次新年节点上的法律法规“上新”,覆盖范围更广、涉及人群更多、影响力更大。比如法定假日的调整和渐进式延迟退休,都是近年来公众最为关心和热议的话题。2025年及之后的春节和五一都将实实在在地多出一天假期。值得一提的是,农历除夕被明确纳入放假范围,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公民休假的权利保障,也更契合国人家庭大团圆的朴素情感,也有助于更好地传承春节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月1日,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就弹性退休的办理程序、基本养老金领取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随着延迟退休政策落地和细则出台,在新的一年,必然有更多的人重新思考职业生涯规划和养老保障等问题。
医保药品目录同样牵动人心。小药片连着大民生,进入医保的药品种类、药价高低,关系老百姓能不能用得起药、能用什么药、要用多久的药。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通过“一年一调”的目录常态化调整,及时将新药、好药以合理价格纳入目录,今年再度提升了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随着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落地,将有更多患者改善就医体验、获得就医实惠。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位法的出台算是大动作。为保障高校育才质量、培养符合当下国家需要的人才,学位法在学位条例的基础上做出了更翔实的规定。比如,如发现学术不端等情况或可撤销学位,同时学位申请人也有权申请复核。学位法还明确学位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这意味着高层次人才不再以学术学位为单一导向,高校将针对性培养更多差异化类型的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法律法规必须顺势而为、应时而变。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始终是法治建设的方向所在。2025年新的法规,不管是弹性退休暂行办法,还是放假安排的优化;不管是医保目录的更新,还是学位的差异化评价,无不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法治的一个个新落点,就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新起点;法治建设向上向善,老百姓的生活也将得到更多强有力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