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近年来,部分地方出现了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通过手机预约专业护士上门,行动不便的患者不用来回医院奔波,在家就可以打针、抽血、换尿管、换胃管。“网约护士”成为很多患者的选择,其中,某公立三甲医院一名资深护士四年完成上门服务近三千单。有网友赞叹这种新型护理方式极大方便了患者及其家属,也有不少人惊讶“竟然还有这个行业”。
为满足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出院后患者、康复期患者等行动不便人群对医疗护理服务“庞大而刚性的需求”,2019年国家卫健委于6省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也就是“网约护士”试点工作,2021年1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其实,从更早的2015年开始,就有人看到了市场需求,十余个“网约护士”平台上线,出现了一波创业高潮。至今,不少人仍是第一次听说,反映出“网约护士”普及情况并不理想的尴尬:知道的人少、用的人少、参与的护士也少。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叫好不叫座”的现实形成对比,在我国中度老龄化加速、老年抚养比升至22.5%的背景下,落差亟需消除。
“网约护士”是一条对的路,却也是一条艰难的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供给不足问题。患者在医院就医时,有整个医院的系统支持,而上门护理只有护士一人,情况复杂、难度更大。为降低医疗风险,绝大多数平台都要求“网约护士”须具备三甲医院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是平衡安全和便利的必要之举。无奈的是,即便近年来我国护士数量增加,仍存在数百万人的缺口,符合三甲医院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且愿意拿出业余时间做“网约护士”这份兼职,更需要打个问号。大至护士群体的培养,小至调动医院、护士的积极性以及保证独自上门护士的安全,都是破解“网约护士”供给不足瓶颈的重要发力点。
目前,“网约护士”上门服务需要患者全额自费,同一项目要比在医院就诊贵5至8倍,让一些患者望而却步,费用问题成为推广的另一瓶颈。客观而言,“网约护士”能够省去患者家属的请假成本、患者去医院的时间成本,价格略高有其合理性。当然也要看到,过高价格对扩大“网约护士”护理服务覆盖面不利,二者之间需要平衡。一些患者呼吁,将符合条件的耗材等纳入医保,相关部门不妨适时予以考虑。
如今,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行动不便、失能或高龄人群居家护理需求增加,“网约护士”方便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专业护理服务、减轻医院床位压力的优势更为凸显。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仍是一种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探索方式。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加快“网约护士”探索步伐,靶向攻坚、破解瓶颈,实现“叫好又叫座”。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