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向共建人文湾区——潮涌大湾区,奋楫正当时
“山海岭南”以沉浸式交互观影体验,展现别样韵致;“穿越湾区”聚焦城市景观,呈现湾区文化影像盛宴;“南国花园”结合科技与艺术,表现生命的多样性……前不久,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开放,一个个沉浸式数字艺术大展,尽显湾区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粤港澳大湾区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并存,可谓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大湾区11座城市,同属岭南文化地域,同根同源、人缘相亲,文化交流的基础牢固。因特殊的历史原因,相关地域间的发展程度、社会制度等有所不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如何携手共建人文湾区,促进湾区人心相通,以更好服务于大湾区建设、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
织牢共有文化纽带是基础。以粤剧、龙舟、醒狮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是粤港澳三地共通的文化语言,承载着浓厚而丰富的共同人文记忆。近年来,从高等学校学科互认、图书馆资源联通、文化设施共享,到文博机构联动、艺术展演联通,三地在不同层面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展文化交流合作空间,进一步夯实大湾区的人文基础。同时,大湾区城市拥有各具特色的文化禀赋,成为人文湾区建设的独特优势。保护好、利用好共有的文化资源,不断开拓文化交融交流的渠道,才能把湾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越建越好。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是关键。共建人文湾区,既要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又要结合新事物、新需求,探索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方式、新方法。以醒狮为主题的动画片《雄狮少年》引发关注后,又经大湾区的主创团队改编,搬上了音乐剧舞台;得益于创作者将中华武术的速度力量与现代舞蹈的行云流水融为一体,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舞剧《咏春》好评如潮……烙印着湾区印记、湾区特色的文化符号接连“破圈”,彰显了岭南文化的包容与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必须鼓励内容创作、形式创意、表达创新,让始终一脉相承、充满生机活力的优秀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以文促融,归根结底还是增进人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大湾区来说,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要进一步做到文相近、人相亲、情相融、心相印,还需更好健全保障机制、发挥协同作用。比如,充分用好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借助特色文化项目,通过联合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促进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交流融合常态化、机制化,寻求文化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有利于加深人文情感联络、文化血脉联系,增进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
人文湾区聚合力,同心同向同发展。融合历史与现代的广州永庆坊,海风轻拂的维多利亚港,游人如织的大三巴牌坊……粤港澳三地联奏着动人的交响曲,共同向未来。站在新起点上,一个更加充满人文气息、更具魅力与活力的大湾区,正在书写人文荟萃、精神凝聚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我国在南海勘探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距大湾区仅百余公里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3月31日电,据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勘探发现惠州...18小时前阅读:1.41万香港正研理财通3.0扩围至大湾区外 给两地带来哪些影响?
大湾区经济网香港报道,在3月末香港特区各类金融论坛接连举办之际,当地金融界透露了...2天前阅读:3.27万发展硬科技,引领大湾区芯片行业先进封装,佰维存储要做全球存储技术第一梯队!
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爆火全网,被人们称为国运级创新。普通人得以用较低的...3天前阅读:1.16万稳居大湾区9市人口第一!广州常住人口1897.8万人,高出深圳约5.49%
大湾区经济网广州报道,3月27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标签:广州常住人口4天前阅读:1.69万粤港澳三地联合应急救援演练“联城—2025”在香港启动
大湾区经济网香港讯,3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跨区域全要素应急救援联合演练“联...5天前阅读:5.38万大湾区规则衔接再添新平台 软联通咨询服务中心落地深圳河套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讯,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大湾区软联通咨询服务中心(河套)在河套...5天前阅读:1.66万